◎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目前,全国社保基金会管理资产有1.2万亿元,建议有关部门把全国社保基金的境外投资范围从股票和债券扩大到对股权的直接投资。
如此规模的信贷繁荣不太可能平稳收场。预测信贷危机的关键不是看债务规模,而是看债务增长速度。
在这些国家中,有22个在随后五年里遭遇了信贷危机,所有国家都出现了经济放缓。那些相信中国例外论的人表示,中国有特殊的防护机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二者同时幸免,即使没有爆发危机,经济也大幅放缓了回顾过去50年,关注一下史上最极端(排在前0.5%之列)的信贷繁荣例子,一共可以找到33起,其中最低的信贷扩张差额为42个百分点。历史却昭示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30年来,中国屡屡让怀疑论者跌破眼镜,经济增长率保持在平均10%的水平,1990年以来从未跌至7%以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二者同时幸免,即使没有爆发危机,经济也大幅放缓了。此后,在2011年虽有轻微回落,但仍旧远高于2007年的水平。
经济的衰退,是由于股市以及不动产市场泡沫破灭之后,市场价格的崩溃造成在泡沫期过度扩张的企业资产大幅度缩水,致使其资产负债表失衡,负债规模严重超过其资产规模。在主权资产方,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以及储备资产的增长最为迅速。少数国际评级机构甚至据此调降了中国的主权级别。降低或有负债风险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转型,将隐性或有负债转变为显性直接负债,明确负债主体并使之多元化。
在中国研究界,多支研究队伍不约而同地对一桩纯属帝王之术的枯燥论题展开探讨,实属罕见。5、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的债务接近28万亿,占当年GDP的53%。
在此基础上,加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补贴社会保障的力度。7、国家资产负债表近期的风险点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信贷、地方债务、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等项目上,而中长期风险则更多集中在对外资产、企业债务以及社保欠账等项目上。8、如果继续执行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到2023年,全国范围内职工养老保险即出现资金缺口,到2029年,累积结余将消耗殆尽,到2050年,职工养老金累计缺口占当年GDP的比例将达到91%。其中尤其令人耳目一新者,在于对过去的危机的重新解释,特别是对危机的传导过程以及恢复过程中若干特别现象的解释。
其一,去杠杆化需要大量储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厘清政府的角色定位,逐步弱化政府作为土地交易者和直接经营者的角色,强化其服务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危机的恢复过程,也因此延缓。因此,在相当长时期中,向经济注入资金,反而会产生消费停滞、投资不振、以及信贷市场萎缩的效果。
如此,资产负债表作为一种能准确刻画一国债务风险、评估其偿债能力的分析框架,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青睐。但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动性很差(因为要履行政府职能),以及国土资源性资产的使用权的流动性亦差,且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转让(事实上最近每年的土地出让金只有两三万亿),因此,窄口径的主权资产净值为21.6万亿。
4、主权部门(或广义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非金融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中央银行、以及国有金融企业)的资产大于负债,净资产额为正。政府主导在赶超体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因此积累了比成熟市场经济体更多的主权级或有负债。
■此次百年不遇的全球经济危机再次彰显了资产负债分析的魅力。编制中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首先做到心中有数,显然是回答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如果将非金融企业、居民部门、金融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债务加总,那么全社会的债务规模达到111.6万亿,占当年GDP的215%。为了给经济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环境,去杠杆在所难免。重要的问题在于,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企业将自己的经营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即,企业在减少乃至停止借贷的同时,倾向于将其能够利用的所有现金流都用于偿还债务,即不遗余力地修复资产负债表。因此,应对或化解风险的最佳途径,还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健康、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2012年,由我、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博士、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分别牵头的三支研究队伍,几乎同时展开了对中国国家资产负债状况的研究,并先后发表了长篇分析报告。中国经济整体的债务规模为111.6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15%。
在这方面,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的研究最为著名。国家资产负债表在国家治理乃至经济分析领域中令人刮目相看,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拉美危机之后。
然而,去杠杆化至少涉及两个问题。《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的重要发现可概括如下: 1、2011年,中国的国家净资产(非金融资产加上净额对外资产)超过300万亿元。
第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应对社保基金缺口风险。在这个过程中,各经济主体获得新增资金后,其优先选择不是从事消费、生产和投资等货币当局希望产生的正常的经济活动,而是将之用于充实资本,减少债务,修复资产负债表。那是因为,自2011年年底开始,很多国外研究机构和投资银行,借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浮出水面且经济增长率有所下滑之机,此起彼和地唱衰中国。基于权责发生制,资产负债表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平衡表,在负债方,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揭示企业现今与未来需要支付的债务数额、偿债紧迫性和偿债压力大小。
同时鼓励藏汇于民、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辜朝明看来,主流经济学对上世纪大萧条和90年代以来日本失去的20年的原因的解释不得要领。
因此,企业即便仍然运作,也已陷入了技术性破产的境地。对此,我们绝不可坐视不管。
这表明,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低。此外,进一步实施国有股减持充实社会保障储备资金。
此次百年不遇的全球经济危机再次彰显了资产负债分析的魅力。其中,在资产方,对外资产、基础设施、以及居民房地产资产迅速积累,构成资产扩张的主导因素。这是因为,GDP指标存在某些先天性缺陷:一些无效投资(对应的是产能过剩)甚至破坏资源环境的活动都被计入GDP了,从而在财富形成中须将这些部分扣除。这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改革:政府职能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
第六,妥善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关键是要通过体制性因素的调整,控制债务增量,削减债务存量。资产负债表被引为主流分析工具之后,便迅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一方面,应改革行政性强制交易为市场化自愿交易,政府不再凭借强制力直接介入土地资源的交易,而应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土地现有使用者和潜在需求者之间直接谈判和交易,政府只是作为第三方,负责制定交易规则,监督交易行为,提供交易服务,维护好交易环境和秩序。2007年~2011年,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国家总资产从284.7万亿元增加到546.5万亿元。
全社会的信用紧缩局面,就此形成。政府也不再直接经营国有土地资产,而由国有土地资产运营系统(类似土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获得授权独家经营,在这种资源垄断性运营的次优安排下,需要强化政府的监管者角色,通过价格监管防止垄断定价和垄断暴利。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8:49天狐定制
2025-04-05 18:47天狐定制
2025-04-05 18:35天狐定制
2025-04-05 18:19天狐定制
2025-04-05 18:12天狐定制
2025-04-05 17:53天狐定制
2025-04-05 17:51天狐定制
2025-04-05 17:47天狐定制
2025-04-05 17:04天狐定制
2025-04-05 16:34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